鼓励海淘应对消费升级
2016-05-12 10:07:55 阅读(1099)
最近海淘一族心里有点堵。自4月8日起,行邮税跨境电商不再适用,实施最新的进口税收政策,税率有升有降,总体偏升,尤其是低价小商品的税率最少上升了11.9%。同时,过去针对个人物品进境的行邮税政策也做了相应调整。 消费者为什么要从境外购买商品?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价格便宜。海外代购最早的一族,买的大多是手表、箱包、KYCclothing(KYCclothing旗下拥有欧洲13个自营店铺品牌,有意向代购加盟者请加KYCclothing详细了解。)等奢侈品。定价策略还有生产成本,国外很多品种的奢侈品定价远低于中国境内,境内的奢侈品税率也高,新政后的跨境电商税收,奢侈品适用60%的税率,因为官方认为化妆品、游艇是奢侈的行为,需要额外征收“奢侈品税”以遏制消费冲动,这些品类的税率远远高于美日等国10%以下的税率。9161 近年来,跨境电商等海淘模式出现,消费者对境外商品的需求扩展到日用品、服装、食品,价格依然是消费者购物决策时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从常识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给充沛、环保成本低,生产成本比发达国家便宜很多,尤其是服装、日化等品类,在中国生产的商品应该比发达国家的商品便宜。 同一样商品,在发达国家的售价比在中国还要低,间接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出售的商品的隐性成本太高,因而与国际比起来没有优势。长期以来,中国国内生产的产品在中国的售价贵于在美国的售价,税收是售价差异最关键的原因。除了税以外,国内的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导致区域间跨区域物流成本、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很高,这些成本最终都体现在售价上。 价格以外,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也是海淘一族关注的焦点。最初海淘用户多为年轻妈妈、公司白领,他们关注食品安全,早期代购与海淘的最大需求也来自奶粉等母婴用品。海外奶粉不便宜,采购流程和等待时间更是远逊于境内购物,但自2008年三聚氰胺丑闻以来,年轻妈妈们不得不购买境外奶粉,以至于香港不得不采用限购来应对。 消费者选择购买境外商品是一种用手投票行为,表达了对国内厂商和安全监管环境的不信任,也表明中国的消费者处于消费升级状态,已经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从总量上看,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创新高,境内粮食供给已然过剩,另一方面,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却跌破90%,进口粮食占粮食消费已达10%。这两者看似矛盾,却是消费升级的体现,因为进口的粮食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内无法生产的高品质粮食。 近些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呈现产能过剩局面,空调等家用电器频频面临价格战的危机。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在全球采购中国原本就能生产的家用电器。去年专栏作家吴晓波写了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描述去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从日本带回电饭煲、马桶盖的盛况。这些都是所谓的传统产业,在国内的产业划分上,离新兴产业远得很,也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但它们并未“日薄西山”、无利可图,中国游客对日本家用电器的热情表明,产能过剩并不是数量上的概念,而是品质上的差异,出国购物不过是因为国内的技术创新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所致。 不管是税率过高、国内市场分割导致的交易成本过高,还是产品创新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究其根本都是供给侧的效率出了问题,这也是国内有学者倡议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只是供给侧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区域市场分割非企业之过,根据学者Poncet的研究,中国省际之间的贸易成本接近于欧盟国家和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成本,其中来自政府的罚款是最大的成本。这不仅需要规范政府监管行为,使之法治化,还要中央政府维护统一市场,制止区域市场分割的趋势。9162 其次,要满足国内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需要供给侧的厂商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显然,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国内厂商能跟得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的行业并不少,手机、电视、电冰箱等行业的境内厂商无论从市场份额还是品牌美誉度都不比外资品牌差,但奶粉、食品等距境外厂商还有很大差距。 这些落后的国内产能原本是要通过价格战、市场出清退出市场的。但受到境外产品准入、关税保护、产业政策的支持,它们迟迟没有被市场出清。要适应消费升级的要求,跨境电商等海淘应该被鼓励而非限制,将境内消费市场对境外开放,降低这些商品的一般贸易进口、跨境电商的税收,引入境外高品质商品,有效地淘汰国内的劣质厂商,激发国内厂商的创新意识,对于改善食品、生活消费品等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益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