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品牌不一致会降权吗?降权哪里看?

2022-10-24 15:04:18 阅读(5761)

在淘宝上卖东西,如果是商品不是品牌也是可以卖的,但如果卖的商品是有商标的,那发布商品一定得填写品牌,那淘宝品牌不一致会导致商品降权吗?

1、品牌不一致,在商品类页面发布的下架商品。

2、品牌不一致情节严重

●发布大量违规商品或 信息:下架商品、限制发布商品、限制商品发布数量。

●同一卖家在品牌不一 致情形中多次违规:删除商品、下架商品、限制发布商品、限制 商品发布数量。

●刻意规避、如错峰上下架等:删除商品、下架商品、限制发布商品、限制商品发布数量。

3、品牌不一致情节特别严重

●对消费者或平台产生不良影响的、如产生大量维权、引发公关事件等:大量维权、引发公关 事件等 删除商品、下架商品、屏蔽店铺、限制发布 商品、限制商品发布数量、监管账户等措施。

●经品牌不一致情节严重处理后再次违规的:删除商品、下架商品、屏蔽店铺、限制发布

商品、限制商品发布数量、监管账户等措施。

4、涉嫌品牌不一致的商品

●视情节严重程度可采取搜索屏蔽商品,搜索降权商品直至商品整改完成后第3天恢复。

降权哪里看?

通过【千牛卖家中心】-【店铺】-【店铺体检】-【违规处理】,在所有违规中查看,完整的降权周期是30天左右,但系统每天会重新排查确定商品能否提前恢复,其中过去30天虚假交易订单的数量和占总成交订单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因此,商品可能会存在提前结束降权的情况。

持续排查期间,若排查到新增的违规订单会导致商品涉及虚假交易订单和总成交订单比例上升,从而重新触发处罚,多次发生的,降权时间会滚动计算哦。

淘宝商品涉嫌品牌不一致是要被降权的,如果是确定品牌不一致,轻则被平台下架处理。所以,大家在选择商品品牌的时候要认真看好了。

推荐阅读:

淘宝店品牌怎么填不了?淘宝店没有品牌怎么填?

淘宝怎么添加品牌?品牌怎么填写?

淘宝发布品牌不能为空吗?自己商品怎么发布?

相关阅读
拓展阅读
拼多多稳定出评,一号一拍,指定评语和晒图,出评率95%以上。
2025-04-08
关注有礼、定向促销、收藏加购、动态红包、预热打折、智能推荐、手机海报、评价管理等等....淘宝拼多多开店必备!现在免费送!
2025-04-08
网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享受便捷购物的快递配送也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驿站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递配送模式,因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如何根据淘宝收货地址选择合适的驿站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众多电商平台中,淘宝以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商品种类,成为了众多商家争相入驻的热门平台。如何在众多类目中精准选择适合自己的宝贝类目,成为了商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淘宝宝贝类目选择策略,助您在电商领域取得成功。
2025-07-15 12:03:00 阅读(7048)
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入淘宝平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让自己的店铺脱颖而出,成为商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淘宝宝贝类目优化策略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精准定位,提升店铺销量。
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购过程中,延迟发货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给商家带来了诸多困扰。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淘宝订单延迟发货的影响,以引起广大商家和消费者的关注。
淘宝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在线购物平台。在繁忙的电商行业,订单延迟发货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损害了商家的信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如何设置淘宝订单延迟发货,以避免纠纷,提升客户满意度。
淘宝已成为我国最大的C2C购物平台。在便捷的购物体验背后,消费者时常会遇到鞋子质量问题,给生活带来困扰。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淘宝鞋子质量问题处理方法,帮助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
网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或与描述不符的情况,此时,淘宝退货宝赔付便应运而生。本文将为您揭秘淘宝退货宝赔付的金额流向,让您对赔付保障有更清晰的认识。
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始终秉持着“消费者至上”的原则,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本文将围绕“淘宝已签署消保协议”这一主题,探讨其意义、影响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远影响。
淘宝等电商平台成为了众多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渠道。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多的购物纠纷和退款请求。其中,退款率高的买家给卖家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不仅影响了店铺的信誉,还可能对店铺的利润造成影响。本文将为您揭秘如何有效拦截退款率高的买家,助力您守护店铺利润。
淘宝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吸引了大量商家和消费者。在商家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商家屏蔽客户聊天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本文将从商家屏蔽客户聊天的原因、应对策略以及法律维权等方面进行探讨。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最新专题